当在ARM架构的笔记本中引入鸿蒙OS,会带给PC行业怎样的未来?( 四 )

如果华为笔记本真的搭载鸿蒙OS……

不妨设想一下,在使用千兆网速、延时极低的5G之后,基于ARM处理器的MatebookE也可以跑大型的3D游戏,只是游戏的渲染、AI都在云端完成,笔记本电脑本身更多的职能是负责交互和显示。这样,每一个玩家都可以享受高质量、高帧数的游戏画面,游戏的启动和读取速度都可以按需定制,这就是分布协作的魅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ARM+鸿蒙OS的组合在生态上有待成熟,但却值得期待。毕竟分布式的架构完全是全新的起点,软件可以变成一种在线服务,发展的速度和迭代周期,应该会远超Windows时代的单机软件开发。除了游戏之外,其它的应用软件也可以同样的思路——软件即是服务,提供商可以部署灵活的本地/云端策略/物联网协作策略,让用户无需担心软件的维护、迭代,只需要按时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即可无忧使用。

当在ARM架构的笔记本中引入鸿蒙OS,会带给PC行业怎样的未来?

图4/4

所以,都说软件生态是鸿蒙最大的挑战,这话不假。但是在PC上部署鸿蒙OS,其软件适配难度并非想象中那么难,发展速度只会超越想象。尤其是在应用互联网化,计算资源云化的大背景下,鸿蒙OS、ARM处理器的组合,让PC形态更加多样性、用户选择更加多元。可以预见,多年以来积累的对Windows、X86架构的不满,会在鸿蒙OS+ARM的组合出来后得到释放,用户对其的宽容度将会更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