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发一直发,发了118年的诺贝尔奖金为什么发不完,还越发越多?( 五 )

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以企业的方式来运作自己的财富。

在诺贝尔生前与身后,人们对他常有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之说。他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固定住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这位没有家室和子女的人,却将传承做到了极致。既做到了财富传承,又做到了精神传承。他设立基金会,让财富以企业的方式运转,专人打理以钱生钱,专款专用惠及人类。

二、投资权益类资产保持财富的增值。

早期,诺尔贝基金遵从诺贝尔遗愿,只投资安全稳健的类固收资产。然而,通货膨胀、瑞士克朗贬值,导致基金会不断缩水。50多年后,诺贝尔基金的资产已经流失了将近60%,到了1953年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到了上世纪60年代,诺贝尔基金会开始投资权益类资产,如不动产、股票,收获了保值和增值。

在全球货币宽松时代,通过权益类投资、另类投资(如房地产、证券化资产、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等),可以避免钱的“缩水”,跑赢时间跑赢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