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7亿人难脱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告诉你答案( 四 )

聂辉华同时指出,随机田野实验,即人为地设计一种政策,然后看这种政策的干预效果。但批评的声音也很多,比如很难真正地找到“干净”的对照组,以及很多政策可能难以推广,并且有人质疑这些“发现”都是“常识”,只能算是边际上的改进。

获奖者都有哪些成就?

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1961年生于印度加尔各答,198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2003年,他与Esther Duflo和Sendhil Mullainathan一起创建了Abdul Latif Jameel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并仍然是该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2011年被外交政策杂志提名为全球100名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和经济理论。他著有大量文章和三本书,其中包括《贫穷的本质》,该书获得了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奖。他还于2006年完成了首部纪录片《疾病之名》。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197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2009年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迪弗洛现年仅46岁,是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此前,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肯尼斯·约瑟夫·阿罗,1972年他获奖时为51岁。Duflo同时也是第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性得主。此前,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