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E PERCENT期满解散,限定团是否伪命题?( 七 )

在此之前 , 国内尚无限定团模式可以参考 , 业内也都是跟着韩国娱乐业的做法进行国产copy , 没有人会预知NPC的未来怎样 , NPC也只能是在摸索中前行 , 因此艺人本身不愿大力投入团建完全可以理解 , 虽然如此 , 但是商业运作的加持让这种模式有了生的契机 。

本来就是临时限定团的性质 , 很少在一起活动的NPC难言“团存在感” , 处境也是不言自明:团成员个人的号召力远远超过了整团 。 流量更新迭代速度空前 , 热度无法长期维持 , 口碑基本get不到 , 同时还出现了 “聚在一起一团糊 , 各自单飞都C位”的现象也是蛮有意思 。 NPC出道后大热 , 爱豆世纪向各大经纪公司追加了数十页条款 , 但未得到完全认可 , 这也是限定团成团先天不足的一个因素 。

团员各自的号召力远大于团号召力的情况不但粉丝数量上差距明显 , 连专辑的销量也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差距 。 NPC官微只有394万粉丝 , 而蔡徐坤粉丝超过2600万 , 范丞丞、陈立农粉丝均破千万 。 QQ音乐数字专辑畅销榜显示 , 《TO THE NINES》以64.93万张位列第19位 , R1SE的《就要掷地有声的炸裂》以288.24万张位列第2位 , 蔡徐坤的《YOUNG》以710.36万张位列第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