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贫困?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这一主题( 五 )

日本为何也难获经济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理念基础上,与其他更容易衡量重要性的诺贝尔奖项不同,经济学奖具有典型的西方视角,亚洲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案例稀少,甚至拿诺贝尔奖拿到手软的日本学者也未能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上取得进展。

尽管日本、韩国从人均GDP看已经位列发达国家,但似乎也不符合西方经济模式,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授予对象比较倾向于欧美国家,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7这些年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全部被美国人承包。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名得主中有两名是美国人。

比如,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保罗·罗默、威廉·诺德豪斯,这两人都是美国人,获奖理由是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方法来解决我们时代最基本和最紧迫的问题——如何创造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此外,纵观历届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原因,其中与股票证券市场密切相关的包括2001年获奖的三位得主迈克尔·斯彭斯、乔治·阿克尔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对充满不对称信息的市场进行分析”。此外,2013年获奖的尤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罗伯特·希勒,这三位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的经验分析、2014年获奖的让·梯若尔,获奖理由是对理解和监管行业中少数重要公司的理论研究尤其出色,即他对寡头垄断现象的研究,也被很大程度上指向上市公司的研究和治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