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上市为何如此“磨叽”( 四 )

墨迹天气可以和北京气象局签署协议,友商也能够与其他地区的气象局合作,这就使得墨迹天气在这一领域中,几乎毫无技术壁垒可言。

目前,墨迹天气依靠的是最传统的流量变现卖广告模式,这也是工具类App变现的主要途径,所以App内叠加了多项玩法:社交、资讯、打车、购物、电影……这反而让用户觉得臃肿。

墨迹天气也探索过硬件业务,2015 年曾发布一款名为“空气果”的智能硬件,但尴尬的是,定价高达 999 元的空气果,却只能检测空气质量,并无空气净化功能。

随着流量红利殆尽,先发优势为墨迹天气带来的利好空间正越来越小。据墨迹科技招股书披露,2015年,墨迹天气App新增装机量8736.6万台,平均日活跃用户增加了374.3万人,占比4.3%;2016年,新增装机量1.1亿台,平均日活跃用户增加了491.6万人,占比4.47%;而2017年1~9月,虽然新增装机量7780.5万台,但平均日活跃用户仅增加了53.2万人,占比大幅降至0.68%。

从线上线下看,墨迹天气营收单一,业务可替代性也比较强,智能手机都自带天气预报功能了,还有下载App的必要吗?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行业打法的改变将是传统App未来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