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蛋糕”( 四 )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国通信企业积极“走出去”,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2018年,华为为加纳、尼日利亚等数十个国家的偏远山区提供了通讯解决方案,服务4000万农村人口。截至2019年6月,华为在全球获得50个5G商用合同,发货超过15万个基站。

“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织越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中国致力于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帮助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全球贸易额和全球收入分别增长6.2%和2.9%。

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丹尼尔·德拉什曾详细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中国特色发展合作模式:从基础设施入手解决发展难题,具有深刻改变沿线国家的社会运作方式和民众生活方式的革命性意义;采用政府与企业结合有效模式,体现中国高度专业化的规划和实施能力;着眼长远效益;务实灵活推进项目建设;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干涉别国内政,使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不仅使自身从中受益,也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屠新泉分析说,一是中国产品“走出去”。中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率的生产,为世界市场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弥补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带动了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中国企业还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新兴技术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产生的外溢效应将推动相关产业在全球的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