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年内首次破“3”,领涨的猪肉价格还有多少后劲?( 二 )

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2.2%、1.7%和1.6%,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9%,影响CPI下降约0.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整体稳定,同比上涨1.0%,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受一些特殊灾害影响,近期物价波动走势也引人关注。数据显示,虽然今年9月份物价涨幅达到3%,但部分主要商品价格涨幅相比上月有所收窄,在国家一系列稳物价、保供应措施及时作用下,物价上升趋势有所缓解。

和今年8月份相比,9月份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上涨19.7%,但涨幅比上月回落3.4个百分点。鲜菜由于供应充足,价格环比下降2.4%;苹果、梨等水果大量上市,鲜果价格环比上月下降7.6%。

受新学期开学影响,教育服务价格比8月份上涨1.8%;受换季影响,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9%。暑期过后出行人数减少,飞机票、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14.8%、6.0%和1.5%。

“CPI涨幅达到3%,更多是短期因素,并不意味着通胀风险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判断通胀需要观察物价连续走势,除了9月份外,今年各月CPI涨幅均低于3%的预期目标,1-9月份CPI同比上涨也仅有2.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持续稳定在2%以下,这些都表明全国市场价格涨势整体温和。对于短期内的猪肉价格上涨问题,随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释放作用,价格也将逐步趋于稳定,今年9月11至17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零售价格日均涨幅为0.28%,比8月份已经有明显回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