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凭什么跻身ATM?5000亿港元市值还能走多远( 三 )

美团凭什么跻身ATM?5000亿港元市值还能走多远

10月14日,美团点评股价在高位调整。

龙头溢价效应凸显

时针拨回到一年前,美团点评上市之初,也曾有风光的时刻。

作为第二家“同股不同权”的互联网新经济公司,IPO首日开盘股价即涨至72.9港元,震荡走高,一度攀升74港元,总市值达到4188亿港元。其市值在当时就超过小米和京东,位列中国互联网市值第四大公司,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

不过仅仅4个交易日后,美团便破发。一个季度左右,美团股价自70港元高点一路下行至40港元。与此同时,有关美团上市估值及核心业务的争议与质疑四起。首先是去年10月,上市不足一月,便遭遇外部新挑战。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将合并出击,共同打造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10月15日,百度外卖正式宣告退出外卖界,更名为“饿了么星选”。15日当天,美团市值盘中一度跌破3000亿大关,蒸发近千亿。随后,美团宣布推出拼团小程序以“救市”,市值勉强收复3000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