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买千条语音用社交软件装惨实施诈骗 “撸包”骗术黑链调查( 七 )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部长、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看来,买卖语音包这种现象本身不产生社会价值,也就是说,这种买卖不像其他的买卖有合法的、正当的目的,如买衣服、买鞋等。一旦利用买卖的语音从事非法获利,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影响他人判断,引诱他人和自己发生虚假交易,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利用高科技进行诈骗的行为。

“刑法里有关诈骗的相关法律规定完全适用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刑法中的诈骗罪来打击这类行为。”王四新说。

平台或须担责 买家务必警惕

那么,语音包交易发生的平台或者诈骗行为发生的社交平台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对此,朱晓峰说:“如果社交平台组织实施相应的诈骗活动,那么其当然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即使社交平台不是诈骗活动的组织者,但其明知或者应知平台用户在实施诈骗活动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和公法责任。如果社交平台并非明知亦非应知,那么在他人通知其平台上存在诈骗等侵权行为而未采取相应措施的,也应对损失扩大部分与实施诈骗的行为人共同承担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