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超市不想输( 三 )

除了投入大量补贴,双方还持续拉拢商超资源,天猫超市搬来了麦德龙、西班牙DIA、德国Inferno等十余家海外超市,而京东除了沃尔玛之外,还与永辉、新一佳、武汉中百等国产商超达成了合作。

这场大战的最后,谁是“第一商超”并没有定论。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双方也都在打磨武器,为下轮大战做准备。2018年11月,天猫超市完成了组织架构的升级,成为独立的事业群,还请到京东商城曾经的COO李永和来担任事业群总裁。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天猫超市的老对头京东超市也做出重要更新,二者的升级内容也大同小异,在规模、用户、履约能力和品牌等方面继续展开竞争。

和天猫超市“线上线下全场景超市网络”类似,京东超市也喊出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触达”的口号。天猫超市想要在未来2年内覆盖到3亿家庭人群,京东超市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22年,消费品累计成交额超8000亿元。

双方都在努力提升履约能力。即时配送一直是天猫超市的一块心病。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需求,天猫超市新增半日达和一小时达等物流服务,并与此前的次日达服务一起,在更大的范围内覆盖城市的消费者需求。京东超市则推出了“物竞天择”项目,率先尝试“30分钟送达”,在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京东超市还跳出自营物流的范围,联合线下网点(京东便利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前置仓等)、众包物流、甚至是品牌商(自营门店、代售点、经销商网络等)进行配送,保证时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