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物联网:万物互联的太空华彩( 三 )

而用卫星解决这些人类不常出没地区的通讯问题 , 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种方式:首先 , 在连接广度上 , 一个卫星基站覆盖的半径 , 大约是4G基站的近五百倍 , 且可服务终端的数量巨大;其次 , 在连接密度上 , 不同于人类与通讯设备“休戚与共”的浓烈关系 , 很多物联网应用的通讯需求较为含蓄 , 只需点到为止地“一天通信一次”即可 , 这也让低轨星座能够为物联网提供高效经济的通信服务 。

所以按我的理解 , 在外界对万物互联的期许中 , 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应算是某种优势互补 , 最终构建出天地一体的网络环境 。

当然 , 这或许并不容易 。 想让物联网“上天” , 可谓任重道远 。

1

业内皆知的是 , 相较于国内 , 国外基于天基信息系统开展的数据采集 , 监测和控制 , 在某些领域已经发展非常成熟 , 譬如大名鼎鼎的Argos系统和Orbcomm系统 , 在本质上都属天基物联网的范畴 。

其中Argos是由法国和美国等国家的航天部门在1978年创建的卫星系统 , 也是世界上第一套采用多普勒定位技术的卫星 , 即可用单颗卫星进行定位(全球许多纪录片和科研都在使用这套卫星物联网系统);而美国的Orbcomm系统诞生于1993年 , 如今也已将市场从科学研究 , 拓展到农业 , 电力 , 交通等诸多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