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人在知乎, 快凉了( 五 )

知乎的雏形发端于一个兴趣小组。2007年,iPhone发布后,周源和朋友注册了一个叫apple4.us的网站,聚集了一群对苹果感兴趣的人,通过邮件进行交流和问答,当所有的发言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了一个话题的生态圈。

随着美国的Quora的流行,周源想起了曾经的这个苹果兴趣组,便萌生了以Quora为对标,创办知乎的念头。

初时的知乎像今天的知乎直播一样,采用的是注册邀请制,这导致它在运营之初发展缓慢,3年之后只有40万用户。与此同时,严苛的注册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乎的“精英化”运作。

然而,随着资本和越来越多用户的涌入,知乎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2013年,知乎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攀升至400万;2017年9月,知乎注册用户超过1亿;2018年5月8日,知乎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亿个回答。

一方面体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内容质量受到稀释,知乎走下高台。曾经的“精英”平台,迎来了尴尬的境遇。

随着越来越多投资方的进入,知乎不得不面临商业化的考量。 今年的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约4.5亿美元F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快手和百度联合战略投资,这也是知乎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一轮融资。消息一出,不少人大呼奇怪,两个平台内容、用户人群如此截然相反的企业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