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廉,一个被历史过度“粉饰”的韩城人( 四 )

更有人说 , 历史上的赵廉是宋朝的宰相 , 这也是黄龙县所说的柏峪乡“神道岭”这个地方 。

还有山西万荣县解店镇南牛池村的贾氏家谱有记载:“贾仁元家族中有与西村乡南仁村赵廉(明万历年间进士 , 曾任陕西省眉县县令 , 戏剧《法门寺》中的县令赵廉原型)家族结为姻亲者……”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 赵廉竟是山西万荣县西村乡南仁村人 。

说了这么多 , 少梁御史回过头想给大家说的是 , 京剧戏《法门寺》中演义的那个误判命案的赵廉 , 或许是因为剧本流传的原因 , 让他成为千古话柄 。

或许他就是明朝的郿坞县令 , 更或许没有这部《法门寺》戏 , 他还是个潜心研究书画的名士 , 再不济也是韩城牛心村走出的历史名人 。

前几天 , 少梁御史路过板桥镇在牛心村附近见到“赵廉坟”的碑文 。 杂早丛生中 , 那块孤零零的碑文静静掩埋在其中 , 他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经过千百年的风霜吹拂 , 似乎也显得不那么熠熠生辉 。

世人只知道《法门寺》那个误判命案的赵廉 , 世人并不知道 , 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举人到进士 , 历任两地知县 , 到惠州知府 , 再到加衔参政 , 或许他更是一代画家 , 告老还乡后 , 纵情于薛峰山水之间 , 挥墨自己的晚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