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扇贝“逃跑”三次 这次季报预亏海螺摊上事了( 三 )

2014年10月,獐子岛公告称,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近乎绝收。2018年2月,该公司再称,因降水减少、饵料短缺、海水温度异常等,“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2019年一季度、上半年,该公司继续声称,底播虾夷扇贝受灾,报告期内产销量及效益下降影响。

扇贝每次“跑路”、“受灾”之时,都是獐子岛业绩巨亏之时。2014年前三季度、2017年、2019年上半年,因为“扇贝”的原因,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8.12亿元、6.76亿元、2359.8万元。

然而,底播扇贝能否出现如此高额的亏损,仍存在不少疑问。2019年上半年,其底播虾夷扇贝收入4897.34万元,同比减少6021.89万元,降幅55.15%,实现毛利 793.98万元,同比减少1928.87 万元。

总体来看,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2016年以来,就开始逐年下降,目前占比已经微乎其微。

獐子岛此前对深交所问询回复称,2016年至2019上半年,獐子岛的虾夷扇贝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9.28%、18.28%、6.29%、3.86%,毛利占比分别为 31.77%、27.97%、6.67%、4.17%,在各项业务中占比最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