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互联在苏州:设计的价值——活的传统( 四 )

一把中国传统纸伞 , 黄明健听见了它内在优美的节奏与韵律 , 通过多个计算设计程序生成一个优雅舒张的动态空间《伞亭III》(2018);杨明洁以云南腾宣手工纸作伞面 , 将纸伞通常的功能与空间置换 , 构成一盏别致新颖的落地灯《竹之光》(2016);品物流形借鉴传统纸伞的拼贴技艺 , 通过向宣纸中添加淀粉、白乳胶等材料 , 使原本柔软的纸张足以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 椅子《飘》(2012)由此诞生;高仕棠获奖无数的《ZCB竹亭》突破纸伞作为一种物件 , 结合香港传统建筑搭建过程中的竹结构 , 化为一座建筑空间 。 同一把纸伞 , 极富研究精神的设计师们透过设计创意 , 挖掘出传统材料的新特性;古为今用 , 变幻出传统工艺当代应用的新可能 。

展览设计运用工业化纸质材料来构造不同展区之间的隔断 , 借用中国传统屏风的意境 , 使观展过程充满探索的趣味性 。 期待《设计的价值——活的传统》成为每一个设计爱好者的2019年苏州国际设计周的必打卡点 。

2018年11月 , 苏州举办了首届以“大设计、新经济”为主题的设计周 , 将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 , 立体呈现苏州在城市复兴、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思维和成果 。 “向世界展示新苏州 , 为城市打造新经济 , 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 为公众开启新视野 , ”成为众多参与者对设计周活动的共同评价 。 而活化城区内珍贵的文化遗产 , 助力苏州“文化新经济”的发展 , 是2019年苏州国际设计周的重要命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