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不输稀土 这一重要资源“全球争夺战”正在升温( 六 )

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所言,锂电池的故事始于惠廷厄姆。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他是埃克森公司的一名工程师。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石油短缺问题,该公司投入人力财力研制充电电池。当时的充电电池体积大、笨重,而且输出功率太低。

惠廷厄姆考虑用锂元素制造一种新型电池。锂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最易起化学反应的元素之一(容易失去电子)。但是,这些让锂成为电池理想选择的特性也让它不够稳定,容易着火。惠廷厄姆成功研制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锂电池的前身。但是,这种电池有点危险,很容易爆炸。当石油危机逐渐平息时,埃克森公司不再重视相关研究。

然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古迪纳夫采用了这种设计并加以改进,重新设计了电池的阴极,将电池输出功率从2伏增加到4伏。但是,电池仍然有点危险,因为阳极的锂仍然可能着火。

这就要说到吉野彰了:他重新设计了电池的阳极,用碳包住锂。这样一来,电池就安全了,锂不会再发生危险的反应了。

诺贝尔奖委员会解释:“随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查遍了元素周期表,试图研制出更好的电池,但是迄今尚无人成功发明比锂电池容量更大、电压更高的电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