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发布《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农货上行取代工业品下行( 三 )

分散的小农户决定了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状态。该产业由高度分散的小农户,加上千千万万的小商小贩,再加上缺乏新式设备的毛坯型批发市场构成,这是一个相对低效能、高损耗、高成本的产业链体系。

在冗长的农产品产业链条里,各方参与者均感赚钱不易,消费者则感觉“越买越贵”。

以河南大蒜卖给北京消费者为例,传统产业链中,一斤河南农民地里的大蒜要到达北京消费者的餐桌,需要经历农民—小商贩—产地批发市场—商贩—销地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

在各个环节中,由于物流和储运的高损耗、上游环节传导下来的以次充好等各类风险、下游环节的市场不确定性、再加上本环节高强度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使得各个环节所增加的成本不断累加,最终结果则遵循了完全竞争条件下超额利润为零的市场规律,即所有环节赚的都是辛苦钱,没有获得任何超额利润。

《报告》指出,该产业链条反映的是中国农业产业的核心问题:在960万平台公里的范围内将2.3亿小农户和超过10亿消费者连接,是“天量生产者”对接“海量消费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这不仅使得农业“第一公里”的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更导致农业生产者无法通过质量差异化来获得超越平均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