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产品扒皮“注水”网红,谁在收谁的智商税?( 五 )

虽然很多人认为为了财报亮眼,微博官方也有刷流量的动力,无论是预留后门还是主动送僵尸粉,或是对于刷量产业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从此次“无辜背锅”的事件来看,微博本身也是受害者之一。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微博已经沦为“转化率最低”的营销平台之一。

曾经靠网红经济二次崛起的微博,如今已经被转化率更高的抖音、快手甩在了身后,营收增长已经停滞。数据注水、转化可疑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品牌转移了阵地,且把“品效合一”和带货能力作为硬性指标。

而如蜂群文化这样“不承诺任何转化率”的上一代MCN,除了能唬一唬收智商税的公司之外,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

伴随着李佳琦、薇娅等“带货网红”的爆火,我们又回到了比拼“全场最低价”的电视购物时代,直播带货唯一靠的就是低至“地板价”的优惠折扣。而李佳琦只有一个,选品通过率不足5%,合作报价高的惊人。对于绝大多数品牌而言可望而不可即。

“带货网红”超强的头部效应意味着“腰部网红”的塌陷,在真假难辨的平台数据面前,甲方焦虑而迷茫,曾经被认为代表未来的“内容营销新时代”正在关上大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