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蚂蚁金服的投资逻辑,为何要领投e签宝?( 二 )

解读蚂蚁金服的投资逻辑,为何要领投e签宝?

巨头之间的竞争,难以依赖单一的核心业务支撑,最终会归结于生态的竞争,蚂蚁金服也不例外。在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业务体系外,蚂蚁金服在过去几年中进行了不少于160次对外投资,涵盖包括餐饮、汽车交通、批发零售、人工智能、传媒、金融、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早已是一级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巨头控股或并购的投资逻辑,蚂蚁金服并不谋求成为大股东。“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找我们的同路人”,张勇在阿里20周年上的观点,无疑就是对蚂蚁金服投资逻辑的注脚。

截止到目前,蚂蚁金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技术两个核心能力上,切入电子签名的赛道,本质上还是为了生态上的协同,继而以赋能的形式,向合作伙伴输出技术、信用、金融等各方面的能力。

解读蚂蚁金服的投资逻辑,为何要领投e签宝?

而从行业背景来看,在2019年1月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对电子合同的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2019年4月份修正的《电子签名法》草案,允许在办理土地、房屋等转移登记时使用电子文书;电子签名的应用场景也开始从互联网金融,逐步向政府单位的红头文件、内部文件的签发等传统机构渗透……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SaaS化的电子签名服务早已成为数字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