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0只科创板股腰斩:也有股票频创新高 机构这样看( 四 )

除此之外,科创板市场环境也正发生一些其他方面的变化。

比如本月MSCI宣布将在11月份的半年度评估中将把符合条件的上海科创板股票纳入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GIMI)。

国盛证券对此认为,依照此前MSCI扩容的基本假设,若科创板标的悉数纳入,以科创板市值比例以及20%纳入因子粗略估计,短期带来增量规模有限。不过国盛证券指出,此次MSCI纳入科创板表态的信号意义更重要,表明有序、稳步推进A股扩容的趋势不会改变。

兴业证券认为,回顾科创板首个季度表现,可以归纳为“水落石出,回归理性”。该机构指出,科创板上市初期,“水”来自于科创板对存量A股相对吸引力,资金从主板流入科创板,表现为增量资金驱动估值行情下的急涨急跌。伴随市场回归理性,存量资金在科创板内部重新配置,科创板开始向价值回归。体现为:一是活跃度降低。科创板成交额占A股整体比例保持在2%以下,换手率落回10%以下;二是市场定价效率更高。新股相对发行价的涨幅降低,询价上下限区间宽度已经从7.70%缩窄至0.89%;三是股价调整已充分,市场对科创板信心更足。融资余额保持平稳、融券余额大幅减小,两者比例从1:1上升到2:1。从水涨船高到水落石出是新板块上市要经历的一个完整周期,这在此前创业板也有印证,并非科创板特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