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繁殖及温室规模化盆景栽培技术( 七 )

组培瓶苗移栽时 , 打开瓶盖 , 在温室中炼苗 3 ~ 5 天 , 取出瓶苗 , 洗净根部培养基 , 并置于 1000 倍液的多菌灵中浸泡 5 ~ 10 分钟 , 捞出后种植于灭菌的水苔或泥炭土与珍珠岩 (1 ∶ 1) 混合基质 , 栽后将容器放置于托盘中 , 温室光照在 10000 ~ 12000Lx , 湿度在75% ~ 85% , 温度设定在 20℃~ 30℃ , 定期喷施稀释倍数的营养液 , 如花宝 4号 , 建议每隔 10 ~ 10 天喷施 1 次 。

温室盆栽生产

捕 蝇 草 株 形 小 巧 玲 珑 , 高 约4 ~ 8cm , 适合盆栽 , 具有十分明显的捕虫特征 , 被广泛用作家庭观赏、学校生物课的植物活教材以及珍奇花卉而栽培 。 作为一种商品盆花 , 在花卉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销售 。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捕蝇草的生长习性 , 栽植时往往因管理不善而失败 。 其实 , 要种植好捕蝇草 , 必须了解其生长的必备条件 , 制定出合理的栽培方法 , 如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等包括基质、光照、水分、湿度、温度和施肥 。

基质和盆具 捕蝇草的根短且不发达 。 所以对基质的要求较高 。 以植料保水力强、强酸性的栽培基质为主 , pH值为 3.5 ~ 5 , 不可使用含钙质的植料 , 基质中 EC 值宜小于 0.7mS/cm , 否则对捕蝇草生长不利 。 可直接单独使用纯水苔或泥炭土作植料 , 也可用泥炭土与细碎的水苔泥炭、或椰纤泥炭与珍珠、或泥炭土与珍珠岩各 1 份拌成培养土使用 。 叶插及小苗期使用水苔栽培较佳 , 成熟大株苗植株比较适合使用泥炭土 , 可在泥炭土中加入等量的珍珠岩 , 或用1/2 的栗色泥炭土、1/4 硅沙或 1/4 石英砂配制 , 并对其进行消毒 , 以免栽培过程中发生病虫害 。 为使根状茎健壮生长 , 基质应于每年春季更换 1 次 , 并注意捕蝇草比较喜欢酸性基质 , 在使用以前必须调整 pH 值 。 盆钵以方形或圆形的塑料花盆 , 小苗选用 1 ~ 2 寸盆 , 培养中、大苗时 , 换至 2 ~ 3 寸盆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