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重拳打击砍价、拼团,社交电商陷入流量困局?( 三 )

  • 2019年5月13日 , “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 , 对公众号、APP软件等主体通过返学费、送实物的方式利诱用户打卡的行为进行处理 , 象征着朋友圈打卡刷屏时代落幕 。

再加上这一次微信对外链规范的补充 , 其实已经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微信的决心——在微信生态里不遵守游戏规则 , 一心只想薅流量 , 拒绝 。

所以 , 升级的外链规范还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尝试分析了一波 。

薅微信流量 , 变得更难了?

一直以来 , 微信稳坐国内社交软件第一把椅子 ,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 , 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33亿 , 如此大的流量池 , 岂能不被觊觎?

本次更新的外链规则一 , 让人想起刚过去不久的“微信国旗头像”热潮 , 不少用户直接授权H5链接对自身头像进行加工 , 其中不乏用自拍或自画像作为头像的用户 , 无保留的授权让用户的隐私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 , 容易被不法分子盗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