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暴力催收的背后,是无孔不入的爬虫江湖( 五 )

一开始 , 网贷平台、金融公司对技术的使用还算相对克制 。

在那个智能手机未完全普及、用户隐私获取渠道少的年代 , 他们会委托数据公司去电信运营商数据库中爬取借贷人的通话详情 , 从中分析出用户的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 , 作为贷后催收的保障 。

随后几年 , 一场投融资的高潮拉开序幕 , 最疯狂的时期 , P2P 平台数量以每天1到2家的速度膨胀 , 很快这场疯狂随着 2015 年宜人贷 IPO 达到顶峰 。

对于金融从业者 ,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 原来只属于银行的合法放贷权利被下放到民间 , 不少民间高利贷和非法集资者裹上高科技、互联网的外衣 , 也能顺利拿到融资 。

资本从正常的投融资 , 开始变得疯狂 。

51 信用卡也是正在这时开始业务转型 , 在此前“信用卡管理工具”的基础上 , 增加了“小额信贷业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