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5G:从800万到1亿他用了8年,从4000亿回到2000亿他用了1年( 五 )


当然今天不只谈小米 , 但是还要从小米说起 。

2010年 , 在海淀保福寺桥边的银谷大厦 , 几个创始人一人一碗小米粥成立了小米公司 。

四年后 , 估值从2.5亿美金干到450亿美金 , 一时风光无两 。

2015年到2016年 , 随着国内硬件厂商纷纷加入手机红海 , 小米陷入增长瓶颈 , 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 , 小米被批创新不足 , 硬件堆砌 , 甚至很多PE机构开始纷纷寻找下家平价转让手里的股权 。

2016年 , 秋季发布会 , 破釜沉舟的小米发布了全面屏手机MIX , 力挽创新不足的口碑 , 超低反弹 。 让整个手机市场从曲面屏的发展方向也掉了个大头 , 朝着全面屏狂奔 , 国内的屏幕制造商纷纷缓了口气 , 禁受不住国人的期待 , 曲面屏产能产量根本跟不上 。

2017年开年伊始小米甚至发布了自己的澎湃S1芯片 , 定位中低端 , 此后关于小米上市的传闻便甚嚣尘上 。

2018年7月9日 , 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 , 发行价17-22港币 , 市值4000亿港币左右 , 按照彼时汇率不到1:7的水平换算 , 大概570亿美金左右 。 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要缩水1.5%左右 , 你看 , 什么都不干一家A股上市公司就没了 , 多可怕 , 还好我没有几百亿美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