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37款新作亮相,这场活动让我看到了国产单机崛起的势头( 二 )





在今年上半年 , WeGame又举办了游戏之夜S3 。 这次它的主题是「共赴一场奇幻之旅」 , 活动时间由前两次的1天延长至13天 , 并增加了新游试玩环节 。 在这一次活动中 , 国产游戏在游戏之夜上更多地露面 , 出现了包括《天神镇》《钻头派对》《墨影侠踪》等37款产品 。

数据方面 , 这次活动在17家直播平台的全网观看量近4000万 , 单款游戏的曝光出现了5-10倍的增长 , 开发者的关注数量也有2-5万增长 。 并且在试玩之后 , 玩家们贡献了近一万条评测建议 。


试玩《超逼真的攻城模拟器》后的玩家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 , 游戏之夜S3、S4所体现出的变化 , 不止是产品数量方面的量变 , 还有玩家群体在体验场景、互动方式上的质变——在前两次活动中 , 玩家仅能通过直播来观看主播试玩 , 却不能充分地接触到游戏 。

而在今年 , WeGame则开启了视频+直播双通道 , 并且让玩家自己也能通过试玩来了解游戏 , 通过WeGame与开发者对话 。 这样的改变 , 不管是对于玩家获取信息、了解产品 , 还是开发者收集反馈、改进产品 , 都起到了更好的桥梁作用 。


开发者在直播中宣传自己的游戏

将这些变化联系到WeGame本身 , 则关系到它的核心理念 。 在今年 , WeGame升级到了“2.0”版本 , Slogan也由“发现更大的游戏世界”变成了“与游戏人同行” 。 而这个所谓的“同行” , 则由以下三点构成:

1. “与开发者同行”: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更多宣发资源和扶持政策 , 帮助开发者创造出好游戏;
2. “与玩家同行”:打造更轻更快的平台体验 , 给玩家带来更多更好的游戏内容;
3. “与行业同行”:联合行业每一种角色 , 助力国产PC游戏发展 。

从前几年的探索、发现 , 到如今的汇聚、同行 。 在踏出这一步之后 , WeGame对和开发者怎么“同行”这件事 , 似乎已经想得越来越清楚了 。


02
WeGame的“同行” ,
意味着什么?

除了游戏之夜的变化外 , 从这一年的实际行动上也能看出 , WeGame一直在帮扶开发者团队 。

在研发层面 , 他们推出了「WeGame翼计划」 , 希望借助流量支持、投资引入等方式 , 帮助有潜力的中小游戏团队更好发展 。 并且强调「三不原则」:“不强制绑定代理发行、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不抢占项目主导权” 。 在已公布的名单中 , 擎龙互娱、吉艾斯球、晨游科技、暗星科技、润梦科技、万象皆春 , 这六支团队都已获得投资 。



而在宣传与发行层面 , WeGame主要提供两个方向的帮助 。 其一 , 是让好作品有更多机会、在更早的时间见玩家:他们将原有的测试专区升级为「先锋测试」功能 , 并加入了流量更多的一级导航 , 让中小团队的产品也有了更多机会被玩家发掘 。

而且它的作用还不止于此——这项平台常驻功能的推出 , 使玩家不仅能在试玩节的十天时间内体验游戏 , 还能在平时体验一些开发中、需要反馈建议的游戏项目 。 这就相当于 , WeGame为独立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在前期就能与玩家沟通的渠道 。



其二 , 则是通过分成让利 , 使中小团队能更多盈利、持续产出 。 此前 , WeGame公布的“1000万流水以内0分成”计划就是一个例子 。 据了解 , 像《戴森球计划》这样的国产独立游戏爆款 , 就得到了这一计划的加成 。



总的来看 , WeGame确实做到了与开发者“同行”这件事 。 这个同行并不是简单地帮忙发行 , 而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 。 就像WeGame平台产品负责人梁凌骁曾经解释的:“这代表了我们的态度 , 因为同行 , 意味着我们将以平等姿态来面对开发者、服务玩家 , 团结行业里的一切力量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