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厂老板遇见微众银行:我们成为彼此的“财富”( 六 )

张泉在向传统金融机构借贷的时候 , 遇到了三大困难:

第一是没有足够的抵押品 。 对于张泉这样做机械加工业的小型企业来说 , 一般来说厂房都是租赁的 , 设备是自己的 , 但是银行只认不动产 , 不认设备 。 因为一般来说不动产是增值的 , 但设备却是在不断折旧的 。

第二是缺乏传统银行需要的结构化数据 , 最具体的就是银行需要企业既往的三年财务报表 , “光银行流水别人不认 , 要报表 。 这个就难住了大多数人 , 小企业哪有那么规范的报表 , 搞出来的也不一定合格” 。

第三还要对综合的征信情况进行审核 , 包括提供家庭信息和其他信息 , “光是找结婚证我都找了好久 , 结婚那么多年了 , 谁还记得结婚证放在什么地方……类似的比这还要细碎的要求很多很多 , 每条都是拦路虎” 。

六家银行跑下来 , 张泉大概搞清楚了情况——自己这样的企业要从传统银行贷款 , 估计是办不下来了 。

资金紧张他只能乞灵于民间借贷:“我以前做钢材的时候交了不少朋友 , 开始借钱还是挺容易的 , 用个十万八万的 , 一般都没人犹豫 。 但是朋友多也架不住你老借钱 , 所以我就借着借着借不动了 。 而且 , 朋友借钱也是要给利息的 , 给多了给不起 , 给少了不好意思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