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帝国时代》系列发展史:给我几个农民,建造一个帝国( 二 )



的确 , 即便以当时的眼光看 , 这一局游戏的时间似乎也有些过于冗长了 , 但相比于原计划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巨大跨度 , 这显然已然是被大大精简过后 , 更合理的设计版本了;而随着《帝国时代》正式发售 , 从各路媒体纷纷出炉的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 , 游戏的单局时间还真有必要加长一点儿以凸显历史的厚重感 , 毕竟正是严谨写实又不乏浪漫的史诗感赋予了独树一帜的《帝国时代》以鹤立鸡群的独特气质 , 让这款AI系统仍为人所诟病的作品能够在彼时一众魔幻科幻即时战略游戏中脱颖而出 。

按理说接下来我应该盛赞全效工作室托尼·古德曼的高瞻远瞩 , 好好聊聊全效工作室优秀的员工福利和旨在培养“文艺复兴人”的独特企业文化 , 顺便不动声色地夸夸史蒂芬·李佩为各个文明谱写的动人华章是何等的恰如其分 , 但类似的内容如今早已成了互联网上的老生常谈 , 还是不在此赘述的好;况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当年的《帝国时代》似乎也不那么严谨考究 , 比如东亚两河中东欧洲通用希腊式重装步兵明显是制作组为保证游戏平衡性做出的妥协 , 而用僧侣转化敌方单位更是过于魔幻的无稽之谈 , 不过显然如此白璧微瑕并不能抹杀全效工作室在其他方面的考证 , 否则堪称游戏一生之敌的各位学生家长也不会对《帝国时代》网开一面 , 反而写信感谢制作组为普及历史 , 寓教于乐做出的巨大贡献您说是吧?

于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 , 《帝国时代》最终超过了200万的总销量与其说是对微软品牌效应的绝佳肯定 , 倒不如说是占尽天时人和 , 又力求尽善尽美的全效工作室成功另辟蹊径的必然结果 。 而在实现了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弯道超车后 , 全效工作室得以将在资料片中将罗马、迦太基、继业者马其顿和帕米拉纳入了游戏的可选范围 , 并开始筹划在系列续作中实现自己关于《帝国时代》堪称疯狂的所有设想 。
不过在这之前 , 托尼·古德曼的团队将以最骄傲的姿态迎接沉浮商海的巨大挑战 , 而这抗争所带来的又一次胜利也为其最终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
2.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根据美国著名游戏杂志《电脑游戏世界》2001年的统计 , 截至当年六月《帝国时代》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20万份 , 且在过去的四年里一直是微软游戏旗下占去了每年销量一半以上的绝对王者 。
如此惊人的战绩固然让全效工作室扬眉吐气了一把 , 却也让素来嗅觉灵敏的微软真正意识到了这一IP究竟蕴藏着多么惊人的能量 , 于是尽管微软已经在自认为“全效工作室技术天下无敌 , 绝对不可替代”的托尼·古德曼手里拿到了《帝国时代》的版权 , 但还需要进一步把这只下蛋金鹅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

于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 这一次围绕合同发行的谈判远比双方想象得更加艰难 , 以至于绝不肯退让半步的托尼·古德曼最终竟不惜下令暂停《帝国时代2》的开发 , 誓与微软游戏部门死磕到底;而这玉石俱焚的魄力也的确成功让微软意识到了这部续作如果这部续作如果未能按时发布将给有游戏部门带来怎样的损失 , 于是就在微软代表前往达拉斯视察游戏开发进度 , 发现这帮家伙居然真的完全没有在工作的几天之后 , 一份更有利于全效工作室的合同新鲜出炉 , 终于为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针锋相对划上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

接下来的故事其实还算圆满 , 毕竟尽管历经波折 , 但承载着全效工作室更多心血的《帝国时代2》不负众望地成为了足以被载入史册的即时战略游戏经典 , 其销量更是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轻松突破了200万大关 , 且因微软的重制和更新至今仍在以相当稳定的速度缓步增加 。
相比于仍有些许实验性质的前一代作品 , 《帝国时代2》在保留了其基本玩法和战役与对战的两大模式的同时 , 不仅彻底消除了寻路AI表现不佳的问题 , 还首次将队形系统引入了游戏 , 让前作的“持械斗殴”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战斗;而除此之外 , 得益于全新的地形构造系统 , 《帝国时代2》可以在保持256色 , 不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拥有更细腻更精美也更血腥的画面 , 各种诸如“一键寻找闲置农民” , “一键敲钟让农民回家避难”的快捷设定更是大大方便了玩家的操作 , 可以说这代作品让游玩本身真正成为了一种享受 , 无论是热爱和平与发展 , 还是醉心于战争和杀戮 , 任何玩家都能在这方寸之间找到任自己想象力驰骋的一片天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