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固态硬盘呈现倒退式发展。( 四 )

最新一代QLC

以此类推 , 到了最新一代的QLC颗粒 , 一个存储单元已经可以表达16种状态 , 存储容量达到了初代SLC颗粒的八倍 , 但命运所有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因为存储容量的翻倍同时也会导致闪存颗粒运行速度和寿命的减少 , 不同于机械硬盘的磁盘 , 固态硬盘的闪存能够擦除和写入的次数有限 , 而这个次数就是闪存的寿命 。 当闪存颗粒的擦写次数达到极限的时候 , 闪存就会损坏 , 其中存储的数据也就会丢失 。

初代的SLC颗粒 , 可用的擦写次数是十万次 , 在最新一代的QLC颗粒上 , 擦写次数则骤降到了一千次 , 在容量和使用情况相同的情况下 , 二者的理论寿命相差了整整一百倍 , 所以可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 , 每一代固态硬盘的性能反而倒退了 , 这种倒退式的发展思路当然是故意为之 , 它能降低固态硬盘的成本 , 让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 , 就算性能被打了折扣 , 固态硬盘的寿命仍然足够普通人使用 , 运行速度也还是会比机械硬盘快上不少 , 更多情况下 , 固态硬盘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寿命不足 , 而是当固态硬盘快要被塞满的时候 , 运行速度会突然降低!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闪存的擦写过程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