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盘点“双十一”6大套路,“尾款人”注意了!( 二 )


避免被“坑” , 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复杂难懂的促销规则时 ,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被“坑” , 做到理性消费?



直播秒杀 , 要冷静
受疫情影响 , 今年传统线下销售受到冲击 , 网络直播带货火爆 。 据统计 , 今年上半年 , 我国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场 , 观看人次超过500亿 , 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购物正成为一种消费新趋势 。

但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 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收到直播相关投诉举报2.19万件 , 同比增长479.60% , 其中 关于直播带货的投诉占比近六成。

建议消费者要保持冷静 ,选择有健全保障体系的电商平台观看直播, 同时选择在信誉度良好、知名度高的直播间下单 , 按需购买 , 不攀比奢华 , 量入为出 , 规避冲动消费行为 。

优惠规则 , 要看清
“没有点奥数功底 , 都不配过 ‘双十一’” !”每逢 “双十一”, 都会有网友如此调侃 。 近年来 , 许多商家在促销规则上下足了“功夫” , 预售、满减、购物津贴、玩小游戏抢红包等营销策略 , 让 “双十一” 越来越复杂 。

玩法越来越多、优惠越来越少 , 也成了消费者诟病的槽点 。 因此 , 广大消费者要理清头绪 , 多与店铺客服沟通 ,了解清楚促销规则 , 避免盲目凑单。

此外 , 根据《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 , 支付定金后 , 因买家自身原因导致未如期支付尾款 , 或买家申请退款且根据《天猫规则》《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等规则判定非卖家责任的 ,定金均不退还。 消费者 在选择支付定金前 , 要考虑清楚再下单, 避免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

网购骗局 , 要防范
“双十一” 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 , 常见骗局以“预售”“红包”“客服”“信用提额”“刷单返利”“中奖免单”等为名义 , 诱导消费者点击非法钓鱼网站 , 骗取其个人信息及财产 。

消费者千万不要点击陌生链接 , 当收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 , 对方提示“订单异常”“缴纳保证金”“退款”等情况时要谨慎 ,及时与店铺客服沟通 , 了解情况 , 防止上当 。

此外 , 每年 “双十一” 后受理的消费投诉案件中 , 一些商家“先涨价后降价”欺瞒消费者的套路也屡见不鲜 , 建议消费者 提前关注需要购买的商品, 对比优惠力度再选择是否购买 。

归根到底 ,“双十一” 的议价权和游戏规则掌握在平台及商家手中 。 面对侵袭而来的海量促销 , 消费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 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面对所谓的“打折风暴”时要擦亮眼睛 , 事先了解清楚商家促销优惠内容和限制条件 , 避免上当受骗 , 同时注意保留重要聊天记录、购物凭证和订单信息 , 以便发生纠纷后快速、准确维权 。

(责编:陈历凤)

信息由传播君综合自“中国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半月谈、经济日报等。




【双十一|盘点“双十一”6大套路,“尾款人”注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