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计划退出相机市场,都是手机惹的祸( 四 )

1949年 , 随着Olympus品牌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 高千穗制作所正式将公司的名称也更改为了奥林巴斯 。 这代表着整个奥林巴斯品牌时代的到来 。

随后的几十年之内 , 奥林巴斯不仅仅只是将业务停留在显微镜产品领域 , 而是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相继进入了光学量测、医疗设备、照相机产品等诸多光学电子领域 , 并于印度、中国、德国、美国等地区设立了工厂或者分部 。

但是2011年 , 突然一则关于奥林巴斯的丑闻被曝光:奥林巴斯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内 , 通过资本手段掩盖的各类亏损高达13亿美元之多 。 随着智能手机产业、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 奥林巴斯的发展开始步入了下行轨道 。 公司先后出现了销量巨幅下滑 , 业务收缩 , 关停中国深圳工厂等一系列事件 。

野蛮的闯入者—手机

从2008年开始 , 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迅速发展 , 手机拍照功能成为众多厂商的核心攻克方向之一 。 此后 , 精密光学、AI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 手机端相机功能在像素上有了质的提升 , 从800万像素发展到2000万像素 , 再到今天的4800万像素、10000万像素 , 每一次的提升都对传统的相机产品形成了非常大的替代冲击;同时 , 手机端相机在功能的智能化和多元化方向的表现也已经超过了众多普通相机产品 , 具备AI智能功能、能够自动优化处理拍摄效果、可以远观同时又可以微距拍摄等等都已经成为了手机端摄像头所能够实现的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