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落幕:「做局」与「破局」,谁主沉浮?( 四 )

想要高优惠、高补贴就要玩好游戏 , 想要玩得好 , 就要不断拉新 , 复制活动口令让更多的好友加入其中 。 这种趣味化的拉新方式 , 成本其实很低 , 几块钱的红包便将老用户变为平台私域流量 。

阿里此举很是高明 , 通过较复杂游戏筛选出有闲的用户 , 从而加强流量的体量与质量 。 但是 , 这样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引起许多消费者的不满 。 活动结束后 , 大量用户反映:券用不上、套路太深、心太累 。

2、舍弃价格战 , 转战新品——新消费

参与了这场千亿级大项目的人应该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今年的天猫在折扣上花的笔墨少了许多 , 大篇幅是用在了新品上 。

早在今年年初 , 天猫便宣称 , 「新品首发」将成为2019年天猫的重要战略 。 果不其然 , 100万款新品在「双十一」首次发布 , 超过50%的大牌美妆甚至将历年来最吸睛的「圣诞款」 , 提前到了天猫双十一上发布 。

此外 , 包括YSL、资生堂、纪梵希等在内的知名品牌 , 为天猫双十一定制了241款专属商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