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拥而入的区块链,如何避免成为另一个“水氢车”?( 四 )

区块链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 , 高并发、高性能等场景并不适合于区块链技术 , 更应该在数据共享、不可篡改、多方共识等方面强化应用 。

目前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场景 , 一是价值转移类 , 如虚拟货币的创生及其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二是存证确权类 , 将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 , 如电子合同和版权确权;三是授权管理类 , 如利用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 。 此外 ,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 , 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 。

区块链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数据治理 , 打破数据孤岛的应用 。 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前沿密码学的结合 , 能够将数据治理和解决数据孤岛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将数据的所有权和掌控权归还给数据属主 , 使数据属主在权限可控 , 在不“共享”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共享”数据的价值 , 解决数据利用和隐私间的矛盾 。

在区块链风口 , 虽然机构间数据合作需求与意愿强烈 , 但在具体合作过程中 , 因为商业价值、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基础设施等障碍 , 导致数据的合作落地非常困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