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本是一个巨无霸 几次拆分后变成一只“狗骨头”( 二 )

\r\n我们知道 , 元朝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 , 疆域辽阔 。 元朝统治者的精力有限 , 管理难免有些粗放式 。 他们对行中书省的划分 , 也比较简单粗暴 。 137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 只划分了10个行中书省(不包括管辖高丽的征东行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 。 \r\n

\r\n在这十大行中书省中 , 甘肃属于“巨无霸” , 国土面积远远超过了陕西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等 。 \r\n到了明朝时期 , 朝廷对元朝的十大行省进行了重新划分 。 当时 , 甘肃地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 是防御蒙古骑兵反扑的第一线 。 为了方便管理 , 朝廷把原来的甘肃行省和陕西行省合并在一起 , 变成陕西布政使司 , 成为全国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一个部分 。 \r\n那时候陕西布政使司管辖的区域 , 空前辽阔 。 \r\n

\r\n清朝入关后 , 逐步统一了全国 。 清朝统治者考虑到西北地区民风彪悍 , 非常不利于管理 。 特别是如果封疆大吏想割据一方的话 , 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 于是 , 康熙年间 , 朝廷将甘肃从陕西布政司分离出来 , 设陕西右布政司 , 后改甘肃布政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