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实施“套路贷”,程序员会不会被判刑?( 二 )

但是 , 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高度成熟的时代 , 套路贷公司中的程序员的工作往往与“套路贷”脱不了干系 。 在这种背景下 , 程序员是否会受到刑事追究 , 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 是否能认定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 , 是认定是否构成共犯的关键 。

根据《意见》第五条第二、三款 , 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 , 具有八种情形之一的 , 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 但刑法和司法解释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上述规定中的“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 , 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行为次数和手段、与同案人、被害人的关系、获利情况、是否曾因“套路贷”受过处罚、是否故意规避查处等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认定 。

在《意见》列举的主要情形中 , “帮助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协助制造走账记录等虚假给付事实”是程序员最可能实施的行为 。 辩护应当紧紧抓住“是否明知”这一点来开展有效辩护 , 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结合案件具体情形进行分析、论证 , 例如:公司是否合法成立并有相关证照 , 程序员的认知能力、工作职责 , 其设计或参与运营的程序、网站等的性质和一般功能 , 其获取的报酬是否符合一般常识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