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狂热的魅力,将颠覆现有的世界,关于第四次风口的思考( 二 )

区块链起源于密码学 。 1976年 , 密码学家迪菲和赫尔曼提出将原来的一个密钥一分为二成一对密钥 , 一个密钥用于加密 , 一个密钥用于解密 。 加密密钥公开 , 称为公钥 。 解密密钥不能公开 , 只有我本人秘密持有 , 不能为他人所知 , 称为私钥 。

例如 , 张三想发一个消息给李四 , 张三要用李四的公钥信息进行加密 , 只有李四私钥才能解开 , 其他任何人都解不开 。

1978年 , 这一关键思想得到了改进 。 除了解决开放系统中大规模密钥分配的问题外 , 还带来了原对称密码体制所没有的功能 , 那就是非常独特的认证功能 。

例如 , 张三想给别人发个信息 。 张三不仅用别人的公钥加密消息 , 还可以用张三的私钥进行签名 , 这样别人就可以用张三的私钥进行验证 , 判断信息是不是张三发的 。

在1993年 , 这一理论再次升级被称为哈希算法 。 哈希函数从输入到输出的计算非常快 , 迅速收敛数值 , 无须耗费巨大的计算资源 , 而从输出倒推输入又几乎不可行 。

比如 , 习以为常的人民币冠字号码 , 就可以理解为是由哈希算法产生的 , 日后 , 区块链的理论基础 , 皆来源于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