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缺席OTIC背后:开放开源固然重要,性能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六 )

从目前O-RAN发展现状来看 , 表面看似是走向开放、开源 , 但最底层的架构可选择的并不多 , 虽然O-RAN对于底层架构是持开放态度 , 可以用x86、ARM、POWER甚至RISC-V来实现 , 但现在来看只有x86是比较成熟的 , 可是x86控制权在美国公司手里 , 华为现在仍处于实体清单中 , 可选择的地方并不多 。 若想支持O-RAN , 华为必须要走向自研 , 但采用新的架构来实现O-RAN , 这需要时间 。

综上 , 虽然5G万物互联时代的业务特性多样化 , 以及网络切片对于无线网络有更多新要求 , 使得5G网络需要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智能的无线接入网 , 可以说5G为O-RAN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切入点 , 对于产业链尤其是迫切希望降低5G建网成本的运营商来说 , O-RAN提倡的开放理念确实是个好事情 。

但要实现真正的开源、开放和解耦 , 就必须在产业链每个环节上都有丰富的选择 , 特别是在底层芯片上 。 事实上 , 中兴和华为先后遭遇美国禁令的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 , 供应链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环节 , O-RAN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