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的慢热型旗舰SSD 金士顿KC2000评测( 九 )

而在剩余容量不足的时候 , 又会优先考虑颗粒寿命 , 因为SLC缓存机制会对存储颗粒的寿命影响与容量大小呈反比 , 容量越小对颗粒损伤越大 , 因此KC2000选择了以低速来换SSD的可靠性 。

温度测试

在这个环节使用热成像仪记录KC2000安装散热片在待机状态下的温度以及长时间拷贝文件的极限温度 。 主机是直接裸露在外 。 基本没有外界空气流动 。 室温约26度?

安装散热片后 , KC2000待机状态下表面温度43度 , 通过软件读取到的存储颗粒的温度也仅有35度 。 显然散热片这里发挥了作用 , 将主控和存储芯片的温度导向散热片 , 从而做到了芯片温度低于散热片温度 。

而在大文件读写时 , 表面温度上升至63度 , 温度集中在主控位置 , 而颗粒内部的温度仅有51度 , 散热片同样在发挥效能 。

由于主板是直接裸露在外面 , 没有流动气流 , 实际安装在机箱内 , 借助右侧机箱进风风扇吹进来的冷风 , 散热鳍片能够为SSD起到非常不错的散热效果 , 温度会比这里测试的更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