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有人说它的股价该跌六成,有人说能涨一倍( 三 )

受财报不及预期影响 , 拼多多股价上周三跌23% , 创其上市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 而近日有所回升 , 年内累计涨幅仍有约60% 。

站在这样一份报表前 , 看多者的核心观点是:拼多多的GMV增速将受益于下沉市场的进一步发掘而维持高增长 , C2M模式(Customer to Manufactory , 顾客对工厂)能有效重塑生产消费关系 。

看空者的核心观点是:拼多多在连接消费者与商家间创造的真实价值很少 , 主要通过补贴来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方式来揽客 。

作为很少覆盖电商领域的普通投资者 , 笔者没本事站队 , 但拼多多身上的争议如此割裂 , 的确有些问题值得思考一下 。

前些日子 , 笔者和一位好友讨论过“下沉市场”这件事儿 , 她认为三四线的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来买到更好的产品 , 就是下沉市场的最大意义 。

这个观点 , 我只能同意一半 。 因为不管你如何争辩 , 下沉市场的出现 , 实际上还是经济不景气(前期)的产物 , 消费力总量不变甚至微幅下行的环境下 , 增量只能从行业犄角旮旯里搜刮出来 , 正因为一二线的购买力带不动了 , 才需要下沉 , 否则谁不愿意用更好的牌子享受更好的服务?一旦经济进一步下滑 , 连三四线消费者都不再盲目地因为“创造出来的不必要的物欲”而买单、全民收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 , 那消费降级就是消费降级 , 与下沉无关 。 生产力福利的溢出效应本身就是逐级辐射的 , 基于此 , 个人认为下沉市场这个命题 , 类似早年的各种“下乡” , 权宜而已 , 当经济复苏时就没什么真实的意义 , 都是消费者 , 谁也不比谁高级 。 有趣的是 , 这个问题的矛盾点就体现在:拼多多现在试图往上挤 , 而阿里京东试着向下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