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控制系统技术演进史,从SCCS到Git( 四 )

概述

回顾VCS的发展历程 , 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代VCS , 包括SCSS和RCS 。 立足于对单个文件变化的跟踪 , 检出的文件一次只能由一个用户在本地进行编辑 , 用户通过自己的帐户登录到同一共享Unix主机方式实现 。

第二代VCS , 包括CVS和SVN 。 通过引入网络 , 从而形成了包含正式意义上的项目版本的集中式版本存储库 。 相比第一代VSC , 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 可以供多个用户同时检出并使用代码 , 但是他们都需要重新提交到同一中央存储库 。 存在的问题是严重依赖于中央存储库 , 对网络和实时性同步要求很大 。

第三代VSC , 包括Git和Mercurial 。 V到现在发展成为了分布式VCS 。 在分布式VCS中 , 创建存储库的所有副本都是相同的 , 无需一个集中的中央存储库 。 无需通过网络实时同步内容 , 只需本地创建提交 , 分支和合并打开了路径 , 在合适时候再推送到远端库 。

VCS重要软件发展历史时间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