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加持下的这家生鲜电商,最终在这个寒冬黯然离场( 二 )

4年前的生鲜爆发元年 , 妙生活的3位创始人分别带着的光环出来创业 , 自己出资搭建了“妙生活”的雏形 , 从2015年到2019年 , 妙生活已经在生鲜赛道摸索4年 。 妙生活联合创始人、CEO邹志俊曾在在公开采访中宣称 , 不签对赌 , 不承诺业绩 , 也不保证门店数量 , 有自己的开店计划 , 引入资本必须成为其一致行动人 。

光影农贸市场设计研究院发现“妙生活”生鲜社区店平均单店面积50平米 , 从外表看 , 跟任何一个街边水果连锁店没什么不同 。 但其实从一开业起 , “妙生活”就是个从线上(含自营APP 微信和第三方)、线下全渠道运营的“新零售”模式生鲜店 。 聚集线上订单 。 通过线上(自营APP和微信及第三方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同步引流 , 避免纯电商的昂贵流量费用 , 提高单纯守店的店面坪效和人效 。

妙生活的全渠道模式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 线上采购或就近消费很容易培养消费粘性 。 妙生活”开业几年来服务的百万上海市民 , 他们能识别出每个客户 , 标签特色 , 从而提供精准服务和促销 。 但在竞争残酷的上海市场 , 服务跟不上 , 在叮咚、盒马、每日优鲜、食行等大举围剿下 , 妙生活在门店密度不够 , 资金缺乏的情况下 , 负荷过重 , 最终盈亏不能持平 , 丧失大量用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