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20岁女孩,一个月网购退款624笔,被淘宝告了!( 四 )


2019年互联网法律大会发布的《恶意索赔行业观察报告》指出 , “职业索赔”影响到商家、平台、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多方 , 破坏了市场营商环境 , 侵占了消费者正当维权的司法执法资源 。

今年9月 , 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举办的职业索赔行为专题研讨会披露 , 近年来全国以“打假”、“维权”为名发起的“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每年超100万件 。

据一位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 一名“职业索赔人”因对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结果不满 , 在深圳针对同一问题累计提起13起行政复议、26起行政诉讼案件 。 最后导致160余位执法、司法人员为其服务 , 耗时575天 。 在杭州 , 有“职业索赔人”在一年内发起的职业投诉举报竟多达4280起 。

但今后 , “职业索赔人”通过恶意投诉而牟利的大门将被关闭 。

12月2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明确规定 , “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 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而发起的投诉 , 市场监管部门不予受理 。 这意味着 , 以“打假”等名义实施恶意投诉的“职业索赔”行为将受到规制 。 《办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