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月盈利千万美金,一个中国社交产品的出海逆袭之路( 十 )

国际化视野、本地化思维是出海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 对于出海团队来说 ,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 把自己看成“国际人” , 这样才能融入本地文化 。 “比如说最简单的饮食 , 如果你在印度不习惯咖喱就会很难 , 因为饮食也是一种文化 , 如果严重抵触 , 很多东西就融不进去 。 ”Sean说道 。

\n

\n

除了心态上的包容 , 企业发展更要靠人才 , 在理解用户实际需求方面 , 还是要依靠本地员工 。 目前MICO海外办公室大部分是外籍员工 , 在本地只保留1-2个中国人充当桥梁的作用 。 美国的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被本土企业反超 ,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深刻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 。

\n

\n

“橘生淮南则为橘 , 橘生淮北则为枳” , 互联网产品到了不同的地区也要进行改版 。 对于MICO来说 , 不同地区的产品虽然框架相同 , 但实际内容全部进行了本地化处理 , 用户看到的内容完全不同 。

\n

由于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 , 社交习惯也不同 , 对于社交娱乐产品来说 , 在产品方面要做很多调整 。 “比如在东南亚 , 如果我交到了一个朋友 , 我们可以在网上聊天也可以去线下喝咖啡 , 但在中东这是不可能的 , 从线上走到线下非常困难 。 ”Sean举例解释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