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印钞厂“死于”移动支付( 二 )


随着互联网的步伐快速推进 , 移动支付俨然在支付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 。 在我们国家 , 支付宝、微信如影随形;放眼全球 , 全球科技巨头和支付巨头也在联手攻破从前的堡垒 , 谷歌支付的横空出世让欧洲、印度等地区改变了从前的信用卡消费习惯 , 谷歌支付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 让他们进一步享受到移动支付的消费便利 。 移动支付的普及 , 一方面让我们能够节省时间 , 提高支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支付机构运转能力增强 , 当然前提是要求支付机构能够与时俱进 , 监管体系日益完善与安全保障十分到位 。 这样才能够避免效率提高的同时 , 安全却成为了大的问题 。 不过目前来看 , 在移动支付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的几家机构 , 成绩十分可观 。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 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高达5.7亿 , 这些用户在过去的一年中月消费金额为2600元 。 支付方式上 , 虽然支付宝的人脸支付已经出现已久 , 但是条码支付俨然占据主流地位 , 超8成支付方式仍是条码支付 , 有报告显示 , 我们国家去年一年条码支付总额为23.63万亿元 。 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 ,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 支付宝、微信功不可没 。 当然支付宝、微信除了在国内大有作为 , 在世界移动支付市场 , 也是首屈一指 。 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 。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谷歌支付 , 虽然起步较晚 , 但是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 将眼光瞄准印度这一庞大市场 , 两年时间就拥有了6700万活跃用户 , 年交易额度超过了千亿美元 。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的报告 , 全球支付收入会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 , 从2019年的1.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2万亿美元以上 。 移动支付拥有庞大的市场前景 , 必然吸引更多的科技巨头和支付巨头合作 , 想方设法赶上这次“末班车” 。 凡事有利就有弊 , 移动支付的崛起 , 对谁伤害最大呢?答案是印钞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