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网红”食品名扬海外,一年销量100多亿包,名气比肩老干妈( 三 )

有一次 , 当地出现洪涝灾害 , 导致大豆减产严重 , 酱干原材料价格飞涨 , 于是有人就想了个主意 , 把大豆磨成大豆粉然后做成面筋 , 再撒上辣椒粉等调料 , 吃起来非常开胃 , 于是辣条就这样诞生了 。 那时候刘卫平打工回来 , 就看中了辣条的商机 。

后来 , 刘卫平到河南打拼了几年 , 在当地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 , 名为“平平” 。 虽然刘卫平文化不高 , 但是很有志向 , 他并不满足小打小闹 , 而是希望能做出更大的规模 , 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注册了“卫龙”商标 。 初期 , 他在学校周边做调研 , 带一兜子辣条给学校的孩子们品尝 , 了解他们的口味 。 在了解得差不多之后 , 他一口气推出了十几个产品 。

在那段时间里并不光是刘卫平一个人在做辣条 , 辣条行业正处于一个野蛮生长期 , 后来整个河南省的辣条企业一度达到300多家 , 湖南的辣条企业更是超过了1000家 。 同时 , 也因为行业混乱 , 有关辣条食品安全事故频出 , 负面新闻也没有断过 。 一时间 , 辣条成为人人喊打的垃圾食品 , 企业数量也顿时锐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