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油田提供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搭建帮助油田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 )

\n

第二步 , 物联网里的仪表均是自动操控的 。 这意味着一旦生产现场检测到气体泄漏、井喷事故的时候 , 通过数据或视频监控就可完全了解前方现场的生产状况并给出指令 , 在指挥中心切断生产装置的运行 , 这种关停是“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切断 , 装置阀门自动关闭 , 第一时间确保安全 。

\n

第三步 , 基于前两方面的结合 , 在油田现场布置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 如无人机、智能防爆机器人、AR装备的探索式应用 。 在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好的项目 , 偏远地区的油气井实现“无人值守” 。 长庆油田和西南油气田作业现场多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高寒地带 , 曾经需要一个队伍来值守 , 如今变成了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员工”坚守油田 , 解放了“人”的同时 , 安全生产也得到了保障 。

\n

山区地带的巡线工作很难展开 , 遇到长输管线的巡线 , 常常翻山越岭也难能保证工作效率和安全 。 无人机巡线的使用就克服了这一难题 。 无人机利用视频拍照 , 再实时传输巡线数据送回后方的数据采集中心;在生产线容易出现气体泄漏、易燃易爆隐患的危险节点 , 设置带有摄像头的机器人 , 只需提前配置好要巡检的线路 , 它就可以边走边将数据传输至终端 , 侦察设备工况 。 AR技术多使用在设备集中、较平稳安全的作业现场 。 工作人员巡检时要佩戴AR眼镜 , 当接到巡检任务时 , 眼镜上便会出现巡检每一个步骤的工作提示 , 比如 , 走到哪些点位 , 进行何种操作 , 采集哪些数据 , 检查哪些工况……有了这些“事无巨细”的提醒 , 巡检工作更加规范、标准 , 将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误差降至最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