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准不准?便捷度如何?AI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五 )

\n

AI读片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 。

\n

有些致盲、致畸、致死疾病在发病早期已经出现轻微症状 , 很难被肉眼发现 , 但却有可能被AI敏锐识别 。 这些疾病越早被发现 , 越早干预治疗 , 预后就越好 。

\n

“任正非曾表示 , 华为P30的代表是数学 , 拍照时图像不是照出来的 , 而是数学算出来的 。 我期待AI读片也能做到这样 。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浙大一院双聘教授孔德兴说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 , 癌症病人从发病到死亡约为25年:其中 , 基因发展异常是前5年;基因表达到组织表达出现问题大约是从第5年到第20年 , 此阶段病灶很小;而等到出现医生可以直接诊断的5毫米以上的肿瘤病灶 , 往往病人所剩时间仅有1至3年了 。

\n

“医生很难直接判读小于5毫米的病灶 , 但数学方法可以辅助 , 算出超分辨率的医学图像 。 我们希望把前沿数学理论与现代物理规律和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深层次交叉 , 所以提出了数理医学这一新概念 , 并取得一系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 ”孔德兴介绍 , 他的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超声影像的创新性分析技术 , 开发出国际上首款超声辅助智能诊断系统 , 可以对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肿块等开展准确识别——对乳腺的识别准确率为:良性92% , 恶性93%;分割准确率93%;超声乳腺钼靶的钙化准确率达到97%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