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中国烧钱之王:终于实现大逆转,每月收入接近100亿人民币( 二 )


时间回到七十年代 , 国内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正式诞生 , 不久后便涌现了长虹、TCL、康佳等一批优秀的彩电企业 , 使得国内彩电年产量很快跃居全球第一 。 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 , 却隐藏着一个问题: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 国内厂商高度依赖进口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 。

彼时 , 北京电子管厂由于连续多年的亏损 , 处于倒闭的边缘 。 时年35岁的王东升临危受命 , 担任厂长一职 。 在他的带领下创办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京东方前身) , 并掌握该公司经营权 。 企业从濒临倒闭实现了涅槃重生并成功上市 。

进入新世纪 , 国内彩色显像管行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 在这个背景下 , 公司高层一致决定转型 , 由传统领域向新型显示器产业进军 。 但想要切入一个新的产业领域有以下几种方式 , 即自主研发、合资经营和并购 。 半导体显示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 , 当时在该领域欠缺核心技术和经验 , 所以采取自主研发的方式不太现实 。 而合资经营的话 , 核心技术又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