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功能背后:暴露了成年人社交的潜规则( 五 )

- 02 -

三观不合 , 不必强融《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我不合群 , 我要改吗?其中辩手奶茶的观点很有意思:
“我不合群要不要改 , 不要改 , 因为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你合群了 , 你就消失了 。 ”

小时候 , 我们想要得到大人的表扬 , 看到同龄孩子艳羡的目光 , 于是学会了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长大后 , 为了让自己合群 , 我们参加了很多并不擅长的群体活动 , 满脸堆笑只为让自己不落单 。 我们是融入了集体 , 但久而久之 , 也弄丢了那个当初有棱角的自己 。 诚如辩手颜如晶所言:“不合群 , 只是表面孤独 , 合群了 , 就是真的内心孤独 。 ”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 也正如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 人与人相识 , 始于五官 , 终于三观 。 三观不合的人 , 就像两条相交线 , 哪怕只是短暂的相遇 , 最后也会分道扬镳 , 渐行渐远 。 常听人说:圈子不同 , 不必强融 , 三观不合 , 不必凑合 。 所以别再为他人删除而难受 , 也别再去迎合任何人 , 你尽管跟随自己的心走 。 丰富自己远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 种下梧桐树 , 自会引得凤凰来 。 就像屠呦呦说的:不要去追一匹马 , 用追马的时间种草 , 待到春暖花开时 , 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 同样 , 不要刻意让自己合群 , 用暂时独处的时间成长 , 待到学有所成时 , 就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你同行 。 “你为什么不理我?”只有小孩子才会问为什么 , 成年人都在自己的领地默默耕耘 。 当我们足够强大了 , 内心足够丰盛了 , 一个人 , 也可以是一个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