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苹果做了一款无刘海iPhone,但你可能未来两年内都见不到它( 四 )

安卓厂商这边的普遍做法是将这三个传感器进行转移 , 比如去年的三款赛博朋克机型 , 小米、荣耀和联想推出的滑盖机 , 就是用双层结构的逻辑将传感器影藏在了屏幕下方 。 又或者是机械结构 , 用屏幕发声或者微缝听筒替代原始听筒开孔 , 然后再将前置镜头放置在弹出式模块中 。 这两种设计在视觉上都呈现出了极高的屏占比 , 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 , 缝隙易进灰 , 做不到防水 。

后来打孔屏又应运而生 , 它做到了兼具功能与实用 。 目前来看 , 打孔屏已经成为未来一年主流手机提升屏占比的首选方案 。 由此也能看出 , 手机能否做到真正的全面屏 , 不完全取决于手机厂商 , 还需屏幕供应商和传感器制造商们的相互配合 。 目前基于OLED面板“透明”的特性 , 已经可以做到隐藏光线、红外等传感器 , 但屏下镜头还始终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 。

虽然屏下拍照不是什么新技术 , 光电式屏幕指纹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在屏幕下方放置镜头和图像传感器 , 在手指按压屏幕时 , 由屏幕发出强光照亮指纹 , 然后再由屏幕下方的镜头拍摄指纹图形 , 最后通过算法增强和图像对比完成指纹识别 。 但是屏幕指纹的镜头和前置拍照镜头要实现的作用不同 , 前者拍出的是黑白影像 , 对画质要求不高 , 而后者要做的是还原色彩 。

推荐阅读